腰椎间盘突出

椎间盘突出分三个阶段:膨出→突出→脱出。不管哪种,它们都是不可逆的器质性病变。

所谓突出,是指脊柱髓核(就是常说的椎体)由于长期的不良姿势或者原发性疾病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,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,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,髓核组织从破裂的地方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,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到刺激或压迫,从而产生腰部疼痛、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和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。

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~5,腰5~骶1发病率最高,约占 95%。

1. 急性疼痛期

1.1 可做运动

处于急性疼痛期时,可以做以下动作缓解:

  1. 趴着(特别管用)

    • 在胸口和膝盖处各放一个枕头(5~10min)

    • 双肘撑地(30~60s)手掌撑地(10~20s),35 组(麦肯基运动)

  2. 吊单杠

    • 身体自然下垂,能坚持的最大时间为一组,每天3~5组

    • 类似于物理牵引,拉开脊柱间椎体的距离

  3. 腹式呼吸

    • 可锻炼膈膜肌、腹肌、腰底肌肉

    • 有个病友说她的腹部力量训练几乎就只用了它

  4. 倒走

    • 双手扶腰,一步步走稳,步子不要太大

    • 重心是向后的,对脊柱的弯曲有一定的矫正作用

  5. 小燕飞/小飞燕

    • 脚跟不超过自己的臀部

    • 小幅度, 少量多次

  6. 游泳

虽然小燕飞和麦肯基运动的原理相同(都旨在恢复腰椎正常的生理曲度),但小燕飞需要腰肌和背部肌肉主动发力,而趴着则更多的是对腰肌的拉伸和放松。所以对于腰背部力量本身就比较弱的人,做小燕飞需要量力而行。

1.2 运动禁忌

正在处于疼痛期的时候,尽量避免剧烈运动。此时的目标就只有一个,那就是减轻疼痛。

  1. 不要做大幅度弯曲和扭转脊柱的运动

    • 停止练习瑜伽(并非柔韧而是力量)

    • 不要做卷腹,哪怕是静态臀桥(我也会加重疼痛)

  2. 不要做对身体形成强烈冲击的剧烈运动

  3. 不要过度过量运动

    • 久坐久站都不行

    • 慢走和慢跑,时间长了也不行

    • 一旦察觉到不舒服,就赶紧休息

1.3 睡姿

  • 平躺。拿枕巾叠成长条,垫在腰部正下方

  • 侧卧。在两膝盖中间夹个枕头或方形靠垫

  • 床(个人感受并不明显)

    • 睡硬床对腰椎好?三合板?

    • 乳胶床垫对脊柱的支撑比较合理?

1.4 正确的坐姿

  • 不要坐太满,坐 2/3 即可

  • 双脚自然分开,和臀部形成三点支撑

  • 抬头挺胸不垮腰,保持脊柱自然的生理曲度

  • 不要翘二郎腿

  • 不要久坐

1.5 其它

  • 热敷

  • 贴膏药(本人极易过敏)

  • 负跟鞋(原理同倒走)

2. 康复运动

2.1 前提

  • 不在急症期,即疼痛没有影响到日常生活

  • 至少半年内没有再发作过疼痛,日常生活和常人无异

不管是腰肌劳损,还是腰椎间盘突出,急性期肯定是不主张运动的,症状缓解了才可以做康复运动。

2.2 背肌+腹肌+臀肌

腰椎作为脊柱的最后五节,承受的压力和重量是最大的。腰肌是唯一连接人体上半身和下半身的肌肉,它从脊柱的后侧绕到身体的前方,与股骨相连。

然而,腰肌是深层肌肉,不容易锻炼到。但我们可以锻炼后侧的背肌+前侧的腹部肌群+臀肌,这样就相当于分别从上面和下面缓解了腰部的压力。腰部的压力缓解了,脊柱和腰肌就能得到舒展,也能减轻对神经的压迫,从而缓解椎间盘突出的症状。

2.3 相应运动

  1. 放松脊柱:猫式伸展

  2. 腹肌:腹式呼吸、平板支撑(静态运动)

  3. 背肌:坐姿划船、高位下拉

  4. 拉伸

    • 腰方肌拉伸(多拉伸较紧那边的肌肉)

    • 跨坐臀部动态拉伸

    • 静态+动态臀桥(疼痛期就算了)

  5. 慢走、慢跑

3. 写在最后

做任何训练时,都要以自己的感受为第一标准。如果觉得做某个动作时身体不适,那就立刻停止。如果觉得有所缓解,那就可以继续尝试,进而找到适合自己的数量和频次。

预防腰突,从日常的坐卧姿势开始。

Last updat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