🗒️维生素

ABCDE, K

1. 简介

1.1 命名

1912 年,维生素由波兰生物化学家卡西米尔·冯克命名。最初的命名规则是疾病单词的首字母,比如脚气病的拉丁文是 Beri,那抗脚气病因子就叫维生素 B;维生素 A 也是这么来的。

后来命名就按 A~Z 的字母顺序了,比如维生素 C、D、E。

到了维生素 F、G 时,人们发现维生素 B 不是一种物质,而是一群物质。考虑到都是从维生素 B 里分离出来的,不适合单独占位,所以 1927 年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直接定了维生素 B1、B2 的叫法,至此维生素 F、G 就被废弃了。

后来,必需脂肪酸坐上了维生素 F 的位置,但因为它是脂肪的组成成分不能算是维生素,也被废弃了。

与此同时,人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 B 族维生素,成员也是来了又走走了又来,导致 B 族的编号也有很多空缺。

1.2 维生素家族

现役维生素家族成员表:

  1. 维生素 A

  2. 维生素 B 族

    1. B1,硫胺素

    2. B2,核黄素

    3. B3,烟酸

    4. B5,泛酸

    5. B6,吡哆醇

    6. B7,生物素

    7. B9,叶酸

    8. B12,钴胺素

  3. 维生素 C

  4. 维生素 D

  5. 维生素 E

  6. 维生素 K

1.3 脂溶性和水溶性

脂溶性维生素必须融到油里面吃,所以如果吃得特别清淡,油脂摄入不够,就容易缺。比如维生素 A、D、E、K。

水溶性维生素是今天吃今天有,所以尽量保证每顿饭都有(饮食结构)。比如 B 族维生素、维生素 C。

检查身体是否缺维生素,药店小白瓶

2. 维生素 A

2.1 来源

两大来源:

  1. 动物:肝脏鸡蛋蛋黄牛奶及牛奶制品(奶油黄油奶酪)

  2. 蔬菜水果的类胡萝卜素:颜色鲜艳的蔬菜水果(深绿、橙、黄、红)

    • 类胡萝卜素需要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 A,转化慢效率低

    • 所以纯吃素的人容易缺乏维生素 A

2.2 症状

缺乏维生素 A 的症状表现:

  1. 夜盲症、角膜软化症、失明、干眼症

  2. 皮肤粗糙、皮肤干燥、皮肤角质化(上皮细胞会变得特别粗糙-鱼鳞片)

3. 维生素 B

B 族维生素作为辅酶对人体内糖、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在肝脏中含量最丰富。它们在动物和部分微生物中无法合成,因此必须从外界获得,一般植物体内可以合成各种维生素。

B 族维生素之间是一个相互帮忙的关系,排列组合构成了人体各种各样的酶,所以单补效果肯定不好,尽量补复合维生素 B。

3.1 维生素 B1

来源:

  1. 瘦肉:心肝肾

  2. 整粒种子的麸皮和胚芽,粗粮杂粮杂豆

    • 精白米面会被磨掉

    • 麦麸主要是纤维,吃多了不好也消化不好

缺乏后的症状表现:

  1. 脚气病(不是脚气)

  2. 容易疲劳,厌食不好好吃饭,记忆力下降

    • 药店:干酵母片(里面就是维生素B1,可以时不时地捏一个)

3.2 维生素 B2

缺乏后的症状:黏膜表面容易出现炎症

  1. 口腔溃疡、脂溢性皮炎

  2. 口腔生殖综合征

3.3 维生素 B9(叶酸)

缺乏后的症状表现:

  1. 头晕、疲惫、记忆力减退

  2.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、舌头疼

通常,叶酸的摄入量大概是推荐的一半。

3.4 维生素 B7

缺乏后的症状:白发、少白头、脱发

4. 维生素 C

5. 维生素 D

人们常说“晒太阳能补钙”,其实是因为紫外线能帮人体合成维生素 D,而维生素 D 能促进钙的吸收。有研究显示,一般人仅暴露面部和手部,在户外活动两个小时就能满足一天的量了。当然,隔着玻璃晒太阳效果会大打折扣的。

6. 维生素 E

6.1 来源

主要来源:植物的种子

  1. 坚果类:花生瓜子、黄豆+豆制品、松子开心果

  2. 冷榨植物油:芝麻油、香油

    1. 因为是冷榨,水化法时维生素 E 是可以保留的

    2. 而高温压榨时(压榨xx油),维生素 E 基本上已经被氧化掉了

6.2 症状

缺乏后的症状表现:

  1. 老年斑、黄褐斑

  2. 别名:生育酚(生育相关,孕妇缺了容易流产)

7. 维生素 K

Last updated